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第89节(2 / 2)


  杨延宗言简意赅:“陛下不日将封小赵王为太子。”

  是啊,一步走完,接着就该下一步了,和季元昊判断的一模一样。

  他挑了下眉:“看来,这阳都又要不安生了。”

  杨延宗平静道:“阳都就从来没有安生过。”

  “你说得也对。”

  确实是这样,没错。

  就算人不走,局势也会推着你走。

  杨延宗盯着花厅外湿漉漉的花木,眯了眯眼,可他还是更喜欢掌握主动权。

  不管是其他。

  抑或感情。

  ……

  但其实事态的进展,甚至比杨延宗和季元昊的判断还要更早更急一些。

  万寿节还没有结束,就第二天,老皇帝沐浴更衣,自神坛一路步行到太庙,叩拜后,禀明了祖宗,当天大宴之前,圣旨下,过继小赵王入大宗,为皇子。

  紧接着,他下了一道圣旨,册立小赵王为皇太子,入驻东宫,将他百年之后,接掌神器承继宗庙,并且令钦天监卜算吉日,正式行册封礼和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小赵王已经六岁了,他和老皇帝血缘最近,再加上四王六王都死了,七王府岌岌可危,一时无大的反对声音,更无太多站得住脚的反对理由。

  在老皇帝的强势之下,这道圣旨当天颁下,布告天下。

  外地百姓大约是普天同庆的,但天子脚下的阳都内外,气氛瞬间就微妙紧绷起来了。

  随着这一封圣旨,犹如释放了某个信号,老皇帝和坤氏之间的关系登时就绷紧了起来了。

  有关外头的这些大事,苏瓷不但听阿正说过,还听苏燕和杨延贞说过,但大家几番讨论和臆想,她都万万没想到,这事最后居然还会牵扯到自己身上。

  第64章

  秋风已经有些冷了,但位于阳都宫西面的长秋宫却依旧是那么金碧辉煌,高高的金阶前,被花匠精心照顾的名种花卉争相怒放,与那红墙金瓦交相辉映。

  只是这一座辉煌华贵的宫殿,今日却蒙上的一层看不见的阴霾。

  今天一早,老皇帝圣旨通晓朝堂传达九州,过继小赵王,并立之为东宫太子!

  一袭艳丽的金红百鸟朝凤宫裙拖拽过那洒扫得一尘不染的汉白玉花坛,坤皇后站定回头,那双凌厉的丹凤眼在这一瞬间闪过的冰冷厉色,让在场宫人无不噤若寒蝉,纷纷垂首退后,退到花园最边缘的位置。

  “哥,陛下立了那小崽子当太子了。”

  昨天和今天,这两天大宴上那些让人如坐针毯的明暗窥看眼光,坤皇后一想起,就恨得心如火烧,她掐下手下那朵盛放的月季,一把掐碎!

  艳红的汁液从指缝沁出,被她一把甩在地上,坤皇后神色凌厉,快步进了大殿,坤国舅亦紧随其后。

  坤国舅亦面露狠意:“我们坤氏一族为了先帝,为了当今,付出了多少?如今到了最后想将我等连根铲除,做梦!”

  当初先帝小宗入继大宗,地位不稳,全靠坤氏全力扶持,后来到了当今,初初登基也少不了他们的支持和辅助,坤氏对两代帝皇可谓鞠躬尽瘁,老皇帝两任皇后都是坤氏女,说来是恩泽,可这难道是老皇帝格外倾慕坤氏女的原因吗?

  屁!!

  两代的坤氏女进宫,姑侄共事一夫,他们坤氏的女儿并不是不能生,这完全不是他们的错!

  付出了这么多,想入继一个流着坤氏血脉的皇嗣有什么过错?!

  这也是皇帝应允的,否则,虔王幼子当年也不会被接进宫中教养。

  而现在呢?小赵王一出生,坤氏就被扫到一边,从股肱之臣变成视之为必须铲除的后患,谁能甘心?!

  坤氏数百年的基业,焉能败在他们兄妹手里!!

  好了,废话也别说了,坤皇后兄妹确实不甘心,也确实对皇位继承志在必得,并且已为此殚精竭虑多年,如今三王毙避,坤氏正处于风口浪尖,接下来鹿死谁手,且看本事罢!

  反正束手就范是不可能的,坤氏树大根深,当了这么多年的帝皇股肱心腹,一时半会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垮的,就看彼此之间最终谁的手段厉害罢!

  不忠也好,不臣也罢,反正只看谁输谁赢!

  不过得快了,拖得越久,情况对坤氏越不利的。

  坤皇后坐下:“哥,接下来你有什么章程?”

  她心里有些想法,不过还是先听听坤国舅的。

  坤国舅沉声:“纵横联合,先发制人。”

  兄妹俩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

  ……

  现今这个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坤氏能走的路,都是不臣的路。

  譬如,联和势力,继而,逼宫。

  坤国舅坤皇后一个久经宦场一个高居后位俯瞰朝堂多年,都是非常敏感且胆大的人物,三王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他们久守必失,抗衡并不是个上策,谁知道老皇帝什么时候死呢?每回看他病歪歪的要死了,可他最后又活过来了。

  把一族性命和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这不得不说太不可靠了。

  坤氏未必能撑到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