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第6节(2 / 2)


  “娘,我还委屈呢,之前不都跟人陈景约法三章了?那时候您还一个劲的数落我呢。”但不管说什么沈三清都明白这是覃氏对自己最最真挚的一片心,这世上怕是再没有人会如此这般一心一意只想自己好的人。

  “你不懂,这女人啊总是容易心软,娘就怕你是那路只晓得嘴硬的人,到时候说得再狠真过起日子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覃氏摆摆手不听女儿说那些花里胡哨的。

  “总之你记住,这世上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要紧的,往后真要是有什么过不去的时候就想想娘这话,实在不行了就回来,只要娘还有口气在就能护着你,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我只要一有事就回来好不好,只要娘到时候不烦我就行。”最质朴的话语最炙热的亲情,听得原本发誓今天绝不会哭,绝不会搞那些有的没的煽情场面的沈三清,也忍不住酸了鼻尖。

  好在外边的迎亲队伍已经进了门,这会儿堵在门口都喊着要进来接新娘子,也就把这股愁绪给冲散了。

  送沈三清出娘家门的是大哥沈一琅,陈景是个守信用的人,当初答应了沈三清娶她绝不会因为是续弦就差了排场,就当真事无巨细每件都做到了位。

  可越是这样沈一琅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在他心里三清这个妹妹从小就是他的责任,他该护着的人。现在自己的好友说要把人娶走就娶走,别说成亲的排场周全,就是这会儿陈景真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送给沈三清,他照样不痛快。

  但所有人的不痛快都抵不过今天意气风发红光满面的新郎官,沈家到底在镇上,想要赶在吉时把人娶回家陈景今天可是天不亮就带着人往镇上来了,这会儿闹了这么久也不过刚天亮没多久而已。

  沈一琅背着妹妹走出家门,看着咱在喜轿旁一脸喜气洋洋的陈景,心里堵的那块石头就更噎人了。偏这会儿邻居亲戚都在,他这个当哥哥的还得摆出一副笑模样来,真真是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好在接亲的喜婆什么场面都见过,有那等着急送闺女出嫁混不在意的人家,就有这种千般万般不舍得活像要了命舍了心的人家。

  但不管怎么着,两个喜婆一边一个凑上前去嘴里说着吉祥话,又让锣鼓班子吹拉弹唱起来,这气氛一架到了位,不管沈一琅愿意不愿意,也只能松手看着沈三清被喜婆扶着上了花轿。

  “陈兄,往后好好待三清。”沈一琅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可这会儿又什么都说不出口,最后只能冲陈景拱手作揖之后,十分郑重的说了这么一句。

  沈三清在花轿里,耳边全是外边吹拉弹唱和鞭炮的声音,自然不知道自家哥哥和陈景在说什么。她手里捏着的是刚刚出门时沈继海趁大伙儿不注意塞到她手里的荷包,荷包不大里边是两张银票拢共一百两银子,一看就是沈继海平时自己攒下的。

  覃氏精明,家里钱财都是覃氏管着,这回自己成亲家里又花了许多,现在这一百两恐怕真就是沈继海能拿出来的所有私房了。

  自己成为沈三清,在沈家度过的日子不算长,哪怕她心里清楚这些都是他们给他们的女儿的,沈三清心里也无法再保持理智,也就是到了这一刻,她离开沈家的这一刻,她才真的开始把自己活成沈家的女儿。

  第14章

  “小姐,陈家也太大了!比咱们家大好多呢。”

  接上新娘子一路从长宁镇到荆湖县城到进陈家拜堂礼成,最后再被送到新房里边坐定,沈三清和小铃铛都给转晕乎了,尤其小铃铛,到最后都不知是她扶着新娘子,还是沈三清这个新娘子拽着她,才没让她被簇拥着的人给挤散了。

  “铃铛,以后得改口,刚刚在前边拜完堂我就是陈家的少奶奶了,往后你也得这么叫我,这事得记住了啊。”

  刚刚头上顶着红盖头除了脚下的路什么都看不见,但越是这样沈三清就越是专心致志的看着自己脚下的路。进了沈家的门,踩在光滑的青砖石板上,沈三清十分清楚往后的路,就不像在沈家那么轻松自在了。

  “嗯,少奶奶放心,铃铛记住了。”铃铛虽在沈家自在惯了,但是个分得清主次的小姑娘。她为了陪嫁过来之后不掉链子,成亲前一有空就往花媒婆家去,缠着人给她讲了好多花媒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大户人家的故事。

  虽然那些故事不知道倒了多少道手,听起来有多么离谱多么不合理,但小铃铛还是都牢牢的记了下来。用她的话说便是:陈家也是大户人家,万一碰上这些事我得有法子帮小姐。

  “少奶奶您饿不饿,刚刚我瞧见咱们这院子里好像有厨房,我去拿点吃的过来吧。”成亲是个体力活,忙到这会儿两人都有些乏了,“进门的时候我看了,前边好多人呢,姑爷一时半会的肯定回不来。”

  “行,你快去,多拿点,咱们一起吃。”沈三清嫁衣不繁复,把盖头掀开就没什么东西能影响沈三清行动的。到底是刚到一个新地方,小铃铛屁颠颠的往厨房去,沈三清一点都不放心干脆就开了条门缝朝外边看,多少也能看着她些。

  不过小丫头跑得快,走远了一拐弯就没影了。沈三清等了一会儿没见有什么动静正打算关门,没想到就这会儿功夫檐廊拐角处突然又出现个小姑娘,看着身高打扮和跟陈景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沈三清就断定这就是陈景的独女陈蕊儿。

  果然她没走几步后边就又追上来一个瞧着年纪在十五六上下的男孩儿,“蕊儿,在这儿干嘛,前边太太寻你呢。”

  “小叔,你别哄我,祖母这会儿忙着呢才没工夫管我。”陈蕊儿今年八岁,正好是性子最跳脱的年纪,小姑娘又从小是在金氏身边长大,比起沈家养沈三清来还要更娇惯三分,这府里还这没谁能管得住她。

  “真的,你要是不信你问你爹去。”跟在陈蕊儿身后的不是别人,正是十六年前陈景他爹去世之后,家里老姨娘生下来的遗腹子陈昭,如今也在湖阳书院读书。

  “你别老拿我爹来吓唬我,小叔你别老什么事都听他的行不行。”陈蕊儿自幼在金氏身边长大,说句实在话跟陈景相处的时候不多,在孩子眼里祖母是照顾自己最多的,小叔是陪自己玩的最多的,爹?顶天也就是每次陈景来祖母院里吃饭的时候见一见罢了。

  “他是兄长,我不听他的难道还听你这个小丫头的?”陈昭在陈家存在感不高,甚至前些年家里的仆人都不把这位三爷当回事。也就是这几年陈昭长大了些,陈景又不顾金氏反对把他送进湖阳书院去,才让陈昭在家里成了能立得住的三爷。

  “你听话些,赶明儿得了空我带你上街玩去好不好。”这两天家里要办喜事,陈景早早的就嘱咐过陈昭,前头挡酒招呼宾客的事不需要他强出头,但蕊儿这边他一定要看好了,别让蕊儿闹出些动静来不好收场。

  陈昭一直感激陈景这个哥哥能帮一把,没听太太的让他识字之后就留在家里管管俗务把他当个管家使唤,而是把他送到书院读书去,现在陈景给他这么个任务,他自然是得把陈蕊儿给看紧些。

  其实金氏常年盘算着给儿子找新媳妇,陈蕊儿又不是不知道。原本她对这件事没什么感觉,反正自己伴着祖母住,父亲要不要娶妻与她关系不大。

  但是自打陈景看上沈三清之后,陈蕊儿就好几次在金氏那里听到过自己祖母对沈三清的不满意。小孩子心思简单些,听着祖母说沈三清这不好那不行,自然心里也对父亲新娶的母亲有些抵触。

  偏她越是这样陈景越不敢开口解释,当初他主动把孩子送到金氏跟前养着,就是因着柳氏去世蕊儿若跟着自己混日子,往后大了要说亲怕是就要被人诟病差了教养。

  如今人人知道陈家大姑娘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就少了这份担心。可这么一来父女之间又少了亲近,陈景就是想解释也不知道怎么跟女儿开口,还生怕他越解释闺女到时候越迁怒沈三清,便干脆把这事给搁起来了。

  他们俩隔得远,说话的声音又不大,具体说了什么沈三清听不见,但看陈蕊儿那表情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世上继母跟原配的女儿,剧情还能温馨到哪里去,隔着这么远远的沈三清都能感受到小姑娘身上那股冲劲儿,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好在不知道年长些的那男孩儿说了什么,陈蕊儿踌躇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又转身走了。

  陈蕊儿一走,小铃铛就抱着食盒做贼一般回来,“少奶奶,刚刚外边有人,您瞧见了吗。我听那男的叫那孩子蕊儿,该不会就是……”

  “陈家还能有几个蕊儿啊。”也许是害怕见面尴尬,小铃铛依着本能也躲了躲,好歹双方没在这裉节碰上。沈三清从小铃铛手里接过筷子,“赶紧的先吃饭,这不人又走了嘛,咱先别想那么多了。”

  “少奶奶,不是小铃铛多嘴,我觉得姑爷什么都好,就是多了前头那位留下的小姐……”小铃铛心直口快,可惜话还没说完就被沈三清啪一声摔在桌上的筷子给打断了。

  沈三清很少对小铃铛发火,今天这般真生气甩脸子更是头一回,“铃铛,在家里我是怎么跟你说的,让你多想少说都忘了是不是?”

  “再说,什么叫做多了那位小姐。”沈三清最听不得这种话,“哪怕按照先来后到也是咱们后到,人家姑娘哪里招惹你了。这话我再也不想听到第二次,要是还有我马上送你回沈家,你知道我不是开玩笑的。”

  小铃铛是个忠心向主的姑娘,在她心里沈三清就是最重要,甚至比对错分明还要重要。此刻被沈三清这么一凶整个人都慌了,要不是心里还记着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能哭,小孩儿非得哭死不可。

  不过这一次沈三清没像往常那样打一棍子又给个甜枣,而是直到天黑之后陈景应付完外边的宾客回来,都没跟小铃铛多说一句话,惹得陈景一进屋就打了个哆嗦,“出事了?”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