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宠婢第9节(2 / 2)


  没了脂粉的修饰,镜中映出的那张脸庞少了几分刻意描摹出来的柔和,多了一些棱角分明的硬朗线条。

  安晟盯着镜中人嘴角一弩,难得显露几缕少年意气:“否则你说我留她作甚?”

  第14章 像谁  公主待我不一样吗?

  贵安抵京行路迢迢,随行的药师医女必不可少。

  公主身边的这四位侍官各有所长,据闻她们皆由太后百里挑一,文武双全无可挑剔。别看兰侍官个头高,长得魁梧,其实为人极其文静,平时不常随侍公主,却是公主极为重要的御用医师。

  柳煦儿来找她时,兰侍官正在院子里舂捣药材。

  听说公主一觉才睡一个时辰,兰侍官捣药的动作微微停顿:“殿下总是逞能,偏不听劝。”

  她的只字片语令柳煦儿意识到公主已非头一回不好好睡觉了。别人家的公主一惯睡到自然醒,她家公主未免缺觉缺得太厉害了,柳煦儿有点替她发愁:“公主没睡饱,困得都起不来了。”

  兰侍官纠正:“不,殿下纯粹只是喜欢赖床而己。”

  “……”

  柳煦儿不解:“她为什么不睡觉,一整晚都在写字?”

  兰侍官睇她一眼:“你倒是细察入微。”

  倒不是柳煦儿真的细察入微,她只是在进屋之时无意间瞥见案几上的纸张和搁置的墨砚,又恰好注意到公主袖口的几滴墨渍而己。

  兰侍官没有为她指点迷津,她进屋里取出一些小药包,说是放入池中提前浸泡,药香在热汤的作用下能够令人快速提神醒脑:“主子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奴才能过问的,倘若什么时候她愿意对你袒露,届时就算不必问,你也是会知道的。”

  柳煦儿觉得兰侍官说话很哲学,很有道理。公主做什么确实不是她们这些奴才能够指手划脚的,新来的她与常年侍伴的梅兰竹菊更不能相提并论。公主对她肯定谈不上喜爱与信任,但如果付诸足够的耐心与忠诚,日久天长总能打动公主的心,待到那时她一定也能像梅兰竹菊那样成为公主愿意袒露心声的人。

  “我懂了。”柳煦儿坚定信念,决心为美好的明天一定要努力奋斗。

  兰侍官眼神古怪地看着她,见她取了药包准备回去,忽而叫住:“等等。”

  柳煦儿回头,兰侍官从置物柜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做的雪溶膏,通过对碧凝膏的改良研制而成,对跌打淤损更有成效。”

  “昨夜恐有误会,我想殿下应该没有罚你的意思。”她指了指柳煦儿的膝盖,又移至脖子上未消的红指印:“这里也抹一抹,能好得快。”

  柳煦儿受宠若惊,兰侍官却是淡然:“殿下让你来找我,就是要我给你拿点外伤药。她每次起床脾气极大,对谁都一样。她自知理亏,却不是个会主动拉下脸来认错的人,不过本质上心肠不坏,你别怕她。”

  柳煦儿双眼明亮,豁然开朗:“嗯,我不怕她。”

  什么样的主子能够令身边的奴仆赞许之余又处处维护?那必然是个顶好的人。虽说柳煦儿仍对公主抱有惧怕之心,但心中敬重从未减弱,也许她也能像晚荧一样找到合适自己的好主子呢?

  柳煦儿高高兴兴地走了。

  等她回去的时候,公主已经不在寝宫,而是转去泡汤沐浴了。谢绝任何人等靠近的竹侍官和菊侍官宛若门神一般左右伫立,柳煦儿默默抬头仰观,一时有点小紧张。

  “这是公主殿下让我从兰姐姐那儿取来的提神药包。”

  这事公主进屋前已经吩咐过了,竹侍官与菊侍官都是知道的:“你在这儿稍等片刻。”

  门开了,但金汤内殿极深,雾汽漫漫,又有屏壁阻隔,柳煦儿什么也瞧不清楚,唯有耐心静候。不一会儿梅侍官出来了,接过药包对她说:“这儿不必侍候了,你先回去吧。”

  随着门扉重新阖上,内外形成两片天地。柳煦儿望眼欲穿,有点失望,她还以为自己能够借着侍候洗浴的机会更亲近公主一些呢……

  “你不觉得这小不点看起来有点像年前死去的碧雪呀?”

  小不点的柳煦儿仰首,发现竹菊二人围着她使劲儿瞧。两双眼睛齐整整地落在她身上,迫使身高差距过大的柳煦儿压力也很大。

  “还别说,真挺像的,难怪殿下对她格外不一样。”

  两人的嘀咕落于柳煦儿耳中,她表情一呆:“公主对我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两人煞有介事:“除我们之外,殿下从不会主动亲近谁,更不会主动留谁在身边,你是破例第一个。”

  柳煦儿不知该高兴还是失落,心情有点小复杂:“那公主一定很喜欢她。”

  “可不是嘛?雪碧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殿下总是意志消沉,虽然嘴上不说,可我们都知道她心里很难过的。”竹侍官幽叹。

  柳煦儿感触良多,不管公主觉得她像谁,既然公主是喜欢她的,对她而言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柳煦儿本是个容易满足的人,欣然点头:“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值得公主全心信赖又讨她喜欢的人……就像碧雪姑娘那样!”

  “……”

  望着柳煦儿正直而坚定的背影,竹菊互视一眼:“碧雪不是公的吗?”

  “母的吧?”

  *

  宫苑以东有片畔柳湖,湖堤沿路全是垂柳。

  阳春三月一过,大片大片的飘絮宛若鹅毛大雪飞得遍地都是。每逢三年的开春殿试决出三甲之后,皇帝会在此处设宴。应时应景,正适合新科才子吟诗作赋,各显神通。

  附庸风雅虽好,但却不是人人都遭得住漫天飘飞的柳絮绒,鼻子受不了的往往忌若蛇蝎,远远瞧见已经退避三舍。

  以前还没分派到缀华宫前,柳煦儿总喜欢跑这来捡絮绒。她的名里有个肖音的字,人如其名,非但不讨厌这些到处乱飞的柳絮,反而有股亲切感。

  从缀华宫出来无事可做,柳煦儿就在畔月湖畔埋头拾絮。过一会儿她找了片干干净净的地阶坐下,掺着脸望天,小脑袋瓜不知在想啥。

  有人喊了她一声,竟也没有立刻反应过来。

  这地偏安,静谧少人。

  正值飘絮漫天的时节,本不会有谁主动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