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节(2 / 2)


  “恭喜。”罗盛延的眼睛里盛满了笑意,“我请你吃饭吧,那么热的天,做饭还得出一身汗。”

  古如月确实不想动,“行,那我们吃炸酱面吧。”

  出了巷口,古如月就听到不知道从哪传来的的歌声:“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她不由愣了一下,这首歌是这个年代的?

  罗盛延注意到古如月的表情,忙说:“我那边有一盒磁带,里头有这一首歌,要不我拿给你?”

  他想,到时候跟吕正林说声抱歉,再重新给他买一张算了。

  古如月抬脚往前走,说道:“不用,我听广播就行,这些歌挺让人耳目一新的。“

  “这还行,港岛的一位歌星才厉害,她已经出了许多张磁带了。”罗盛延还说了几首歌名,哼了两句。

  古如月一听就知道这说的是邓小姐了。

  这位才厉害,红遍华人地区,即使在她过世多年以后,还时不时能够以全息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表演。

  而更让古如月欣慰的是,h市不愧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港岛那边许多流行的东西,在这边都能够看到,可是那个价格,暂时就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

  古如月琢磨着,她也该去女性用品店走走,说不定能买到想要的卫生用品了。

  第118章 熟人

  开学后, 学校里热热闹闹的,熟识的人互相打着招呼,前往各自的教室。

  古如月刚坐下没多久, 余有就在她旁边坐了下来,“停车棚多了不少自行车, 我耽搁了下找位置。”

  “你常在的位置被占了?”古如月侧头问道。

  余有点头:“可不是, 换成了一辆凤凰,还新着呢。”

  “也可能是哪个新老师的车子。”古如月压低了声音说,“这一学期学校应该聘请了更多老师。”

  随着政策的进行, 到了今年, 几乎下放的人都被平反了, 陆续返程后, 不少都被学校聘请了回来。

  “可能是的。”余有把书本和笔记本摆放在桌上, 就见一位他们陌生的女老师走进来,她腿脚不便,一瘸一瘸的, 走得非常慢。

  所有人都没有出声,等老师站在讲台上, 突然有人鼓起了掌,被带动下, 其他人也拍起了手。

  新老师自我介绍说她姓姜,然后开始点名,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古如月感觉这位老师落到自己身上的视线比其他同学多一些。

  班里有的同学消息比较灵通,一上午还没过去,就已经把系里新增的老师给打听了个遍。

  古如月很确定自己一个人都不认识,所以这位姜老师也同样陌生。

  当初下放在上林大队的人, 古如月都认识的,但他们没有h市人。

  这位姜老师是从哪里知道自己的?

  古如月也不急,等以后就知道情况了。

  古如月如往常一般学习生活,不过最后一学期了,学习任务有些重,加上蔡教授那边的学习任务,她忙得团团转。

  即使她有心想要把新得的这一本符篆书上的符都研究一遍,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不过她每天睡觉前,都要找一个符,在心里仔仔细细地描绘着,手轻轻比划着,让自己熟悉它,画或刻起来的时候才不难。

  饶是古如月的基础符篆大全很熟了,但是对上这本符篆,虽然有点帮助,却很小,等于要从头学起。

  刘绪那边,古如月一周去一次,有时是指点,有时是教新的,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古如月收到林源清寄来的包裹时,这才想起来,她回来后好像还没去看过信箱?她把包裹带回小院,打开信箱取出信,带回屋里慢慢看。

  信封有大有小,厚薄程度也不同,林源清的信封会小一点,她写的长,信封总是鼓鼓的。

  王洛何、夏杰的信就很薄。

  除了这三个人的,古如月还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址,仔细一看,竟然是严紫苏寄来的。

  严紫苏是把信寄到学校的,至于信出现在小院的信箱里,不用想,肯定是罗盛延塞进去的。

  当初高考完,古如月也忘了先跟严紫苏联系,没想到她先回去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考上哪里。

  她虽然和严紫苏是同学的,但并不知道对方家的地址,因此两人就此断了联系。

  现在快要毕业,严紫苏才联系自己,这是才打听到了自己的学校?

  古如月拆开信封,拿出信,严紫苏原来考回苏省了,学的中医专业,也同样快毕业了。

  严紫苏说学校是她想办法从伍凝婷口中打听出来的,然后去邮局查的地址。

  然后她问古如月什么时候回苏省一趟,她年底可能要结婚,希望自己这个朋友能去参加。

  古如月看完信,检查了下背面和信封内侧,确定没有其他内容了,她把信折好,琢磨着要怎么回信。

  她揉了揉额头,回去的话,如果不回伍家看看,还不知道会被说成什么样呢?到时候再看吧。

  古如月继续翻看其他的信件,看到了伍凝婷的信,看印戳的日期,在开学前两天。

  她想了想,皱着眉打开,一目十行地看完。

  伍凝婷在信里说古家人回来探亲了,想知道古如月的生活情况,让她抽空发个电报或是打电话回去,要不然他们就要亲自到h市来找她了。

  古如月撇撇嘴,她没记错的话几年前伍凝婷就说古家人要回来了,现在才回,怕是在外头混得不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