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历史]大汉首辅_115(1 / 2)





  张贺也不客气,坐下来吃了起来。将军吃的比普通士兵吃的还是精细一点的,连菜也多了几个花样,不过还是以当地野菜为主。

  庾胜对张贺似乎颇感兴趣,询问杨仆道:“我看这位小兄弟看起来年纪不大,不知道如何称呼?”

  “他是我的军司马,叫张贺,字子珩。”杨仆于是介绍道,“是我的一位旧友,雁门太守张汤家的大公子,你别看他人小,鬼点子可不少,在当今天子面前当侍中,也算是说得上话的红人了。”

  “杨将军过誉了。”张贺不好意思地说。

  “今晚我给楼船将军安排了客房,张司马也住在他隔壁吧,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张贺吃完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遂开口问道:“我刚才从城外一路走来,并没有看到此地的百姓,来到城中,又见都是军事建筑,不像住有百姓的情况,请问这里的百姓都住在哪里?难道边疆竟然不住人吗?”

  “你真是观察入微。”庾胜夸赞道,“并不是边疆无人,而是我驻扎这里地势偏低,每逢夏天都要洪涝,不好住人,所以我在岭上修建了村寨,让当地百姓居住。山上还有一座关口,几位要不要随我一观?”

  “不知道此地能否眺望到南越地形,我正好一观。”杨仆回答。

  庾胜带着他们来到城中悬崖一侧,原来这里有一条隐蔽的小道,一直通往山上。

  “这是一条古道,以前岭上就有住人,只是道路有些险峻,几位跟我来还要注意脚下。”

  古道一路比较陡峭,但张贺还尚能应付,只不过等到爬上岭头的时候,张贺就有些气喘吁吁了。

  清凉的山风从高处刮来,张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叹道:“让我坐下歇息一会。”

  庾胜指着前方隐约的灯火和月色下黑漆漆一片看不真切的高低层叠的房子,对张贺等人说道:“这就是大庾岭上的村寨,这里住了大约五百多口农户,多以打猎和开辟梯田种植为生。”

  “还是挺热闹的。”张贺感叹道。

  庾胜又指着不远处一个小山包上黑色的建筑说道:“这就是我建在此处的关口了。”

  几人沿着古道一直走到关口上,那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城跺,高高矗立在岭头。

  “古道从这里越过岭头,往山下去便是南越的土地了。”庾胜用手朝着黑暗中比划。

  此时月光下一条大江在山脚下的平原上蜿蜒而下,看起来仿佛一条银光闪闪的玉链。平原上有几处红色的灯火集聚处,远远看去如同一朵朵火红的山茶花。

  “这些就是山下南越国的几处城镇,这里离其国都番禺还相距甚远,因为靠近边境所以人烟不多,越往南去,就越繁华,到了番禺就是靠近入海口的一个大都城。”庾胜继续介绍道。

  杨仆指着那条江问道:“这条江可能通到番禺。”

  “这是北江,沿着它一路往下,再往东进入珠江,很快就能看到番禺的城墙了。”庾胜回答,“只是汉与南越的边境一直被那南越国王派兵盯着,现在两国又要交战,直接取水路北江长驱直入,恐怕很快就会被发现行踪。”

  “那我们可否绕道大庾岭往西?”张贺问。

  “你们可以从这里绕过大庾岭,换水道入浈江,再从浈江中段插入北江,这样就可以瞒过对方的边哨。”

  “如此甚好。”杨仆点头说道,“庾将军可有这一带的水系图?给我一份,我好在路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