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历史]大汉首辅_153(1 / 2)





  第132章 请君入瓮

  “卫律?”刘彻想了想说, “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 是这次使团的副使, 因为他本就是胡人,精通匈奴语言。”

  张贺想了想,既然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改变, 那这个卫律也可能比上一世更早为匈奴做事, 怎么想都是他的嫌疑最大。

  “臣怀疑他可能是那个向匈奴泄密的人, 但也仅是怀疑了。”

  “为今之计,只有早日打败匈奴大军,把汉使解救出来,再问个究竟。”卫青说道。

  “舅舅,我先前审问了匈奴俘虏,这次匈奴单于亲自带了十万骑兵, 又有西域的五万联合骑兵, 人数超过我们不少。”刘据在一旁提醒, “去病表哥要明天早上才能抵达这里,在这期间该怎么办?”

  “我们虽然有鸡鹿塞石城, 看起来可以退而坚守城池。”张贺说道,“但这里地处塞外,到处都是戈壁和草原, 没有足够的材料修筑坚固的城墙, 均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混合黄沙而成,和西域那些城池一样,很容易被攻克。”

  “你说得对, 刚才我们从匈奴军中冲过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后勤军队还带了投石机和原木桩。”卫青说,“他们是有备而来的,这个没有瓮城的简易城墙如果退守,恐怕坚持不到后半夜。”

  “那我们该怎么办?”刘据问。

  “按照陛下的指挥方案,先继续对抗匈奴大军。”卫青说道,“但敌众我寡,硬抗会让我们战损增大,不如设局用汉军做一个瓮,来诱敌入圈套。”

  “用汉军来做翁城?”张贺问道。

  瓮城是古代城池的一种重要防御设施,通常在城门外再围一圈城墙,以形成方形或者半圆形的护门小城。

  当敌军被诱入翁城之后,守城士兵迅速将城门落下,可以站在城墙和箭楼上朝城中被困敌军射箭和投石,形成瓮中捉鳖的局势。

  “匈奴人援军回合前,先把一部分匈奴士兵引入包围圈,再用武钢车重新连环结阵将其后路截断,匈奴士兵分开对付,我们还可以利用城墙上的弓箭手,快速将匈奴分批消灭。”

  大方案确定后,卫青再分头细细部署各自分工。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只见汉军武钢车阵向两侧散开,卫青率领一万多名汉军,去向匈奴人挑阵。

  匈奴人之前就和汉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已经人马疲乏,伤员众多,但乌维单于已经为这次作战筹划了多年,西域的联军一旦此举失败,接下来将很难一起行动,再加上汉人的皇帝亲自领兵出塞,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肯轻易放弃,又强令匈奴大军迎战。

  此时匈奴虽然号称十五万大军,但后援部队大部分还没有和主力会合融入战场,事实上队伍已经分裂成了三个松散的方针:第一方阵是先头的三万骑兵,已经被汉军歼灭近万,此时又补充了一万多;第二方阵是乌维单于率领的中军,此时紧跟在疲乏的先头部队后面,正源源不断地汇入主战场;第三方针是刚赶来不久两路援军。

  所以卫青的分割匈奴作战策略无疑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虽然汉军也和匈奴交战了一整个后半夜,但卫青的返城对全体汉军来说,无疑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所以在卫青做了一番简短的动员之后,他们又重新热血沸腾起来。

  卫青的身先士卒,战士们也越战越勇。

  卫青率领的三千骑兵打前锋,这些久经沙场考验的战士们,刚刚经历了冲过匈奴大阵时仿佛被困在米袋子里的老鼠一般四面受到围攻的闷气,此时占据了鸡鹿塞石城所处山坡地势较高的优势,骑着战马冲锋陷阵,好好报复了一会之前受到的闷气。

  汉军跟着卫青将匈奴的先头部队收割了大半,看打得差不多了,卫青朝在他身边不远处的朱校尉挥了挥马鞭。

  匈奴人看马上作战没有优势,就派出了□□手朝汉军射来,卫青坐在马上,一个侧身,避开一批飞落的箭矢,然后以快到令人看不清的手势将一支流箭捞在手里,假装扎入战甲,然后在马上伏低身体,夸张地“哎呦”了一声。

  朱荃马上配合表演了起来,只见他脸色惊惶,扯着大嗓门喊道:“不好了,大将军中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