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章: 涉足

第四十章: 涉足

莫小鱼守着满屋的油墨香睡觉,昨天晚上,穆玲玲给他带来了价值五百块钱的邮票,其中就有十整板《庚申年》猴票,算了算自己手里共有二十八张整版的七枚散的,小心翼翼的放在一起。

在不断积累下莫小鱼还不知道他是睡在黄金屋里。

第二天杨守信过来告诉小鱼说门面房找到了。于是一家人跟着来看房子。

好像莫小鱼跟大水坑有缘分似的,原来这房子就坐落在老县城中心玉山楼饭店对过。

这条街各种商铺琳立,杨守信介绍的这处房子是一溜十间的老门面房,卖房子的主人与他关系还不错,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想卖掉这处老宅。

等杨守信领大家一到就从屋里出来一位年纪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十分客气的把让大家让进屋里。

这屋子间角深度约有八米,一共十间,每间宽度3.5米,后面有个大院,院后有一个大水坑。

打开院门只见一条窄窄的沿坑沿的小路,路旁栽种了许多大树七扭八歪的通向远处。

那个时期像莫小鱼家住的小县城人口基数少,县城里面大大小小岁月留下来的自然水坑星罗棋布。

这种水坑现象不只是小县城独有,而是当时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是这样,即使在省城也是随处可见大水坑,后来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这些大坑慢慢被填埋上面盖起了高楼。

那时候下再大的雨街道上也不会被淹。

莫大鱼虞小白看过房子后感觉很满意,一问价格,老人说连房带院一共要价一千二百元。

莫小鱼当即拍板,买下!

老人一听甚是高兴,喊来街坊四邻守着大家的面写好了卖房协议,又去了房产局转了户。

等一切忙活完了,莫小鱼对杨守信说,让他留心继续寻找市场上的房子,杨守信当然把这些事记在心里,这以后没过不多久,莫小鱼又在市场繁华地段零零碎碎的买了十几套房子。

当一家人拿着房契回家后,莫大鱼看着房契上的文字反反复复的念叨了好几遍,自己终于也有门面房了。

这有了房子很多地方需要修缮,于是又请来那两位老师傅,这两位老师傅是乡里人,他们那个乡是祖辈传下的手艺,精通现代和古典施工修缮手艺,整个乡里干泥水活,老瓦匠,老木匠的人很多,大家平常都是零零散散的上街找个零活干。

这莫小鱼家经常不断地需要修房子,这一来二去的就与大家混熟了。

俩位师傅知道了莫小鱼跟房产局有关系,于是就请莫小鱼帮忙去房产局要点活干,小鱼认为凭力气手艺吃饭找黄大哥要点活干也算正常。

于是莫小鱼就来房产局找黄局长,黄局长正高兴呢,因为县里要成立一个城市建设规划局,任他为局长,以前的房产局归入城市建设规划局。

这城市建设规划局负责的权限是整个小县城包括郊区的街道,楼房,棚户区的改造和规划任务,黄局长这是升官了。

听小鱼说要帮乡下的老师傅们找活干,当即拍板应允,并立即给了某条街上的修缮的活计。

当时还没有专业的个体建筑施工队,房屋修建都是临时找人干,一看莫小鱼真能要来活计,于是从那时候起,不时有人通过关系来找莫小鱼要活干。

起初,莫小鱼只是好心帮帮这些困难的师傅们,这一来二去的这么多人来找他,黄局长一看就说你干脆自己办一个建筑施工队吧。

莫小鱼其实早有这个想法,他发现干建筑这一行利润很可观,自己如果组建一支施工队即能帮助这些师傅们又能给自己创造利润。

于是他将想法对那俩个与自己混的很熟悉的张师傅李师傅一说,二位师傅高兴坏了,毫不犹豫的加入建筑施工队,并带来了一大帮人,这样一个原始的建筑施工队就有了雏形。

这个施工队由莫大鱼日常管理,小鱼负责找活要帐,虞小白负责分发工资,经过一家人讨论,给这个施工队起名叫《大正建筑施工队》。

由此,莫小鱼还末小学毕业十二岁就开始正式涉足房地产建筑领域。

这小县城的活多了去了,大正建筑施工队也不断的壮大起来,收到的工钱莫小鱼除分发大家应得工资外,其他的钱都被他购入在当时来说属于最先进的建筑用机械上面。

几年功夫,大正建筑施工队成了小县城及周边县市属一属二的专业施工队,可以同时承揽更多的公私建筑活计。

这大正建筑施工队就是以后闻名世界的大正集团。

ps:书友们,我是大乘之主,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