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之乡村小夫子第58节(2 / 2)


  “唐公子,学堂的学生大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心性不定,方某怕他们过早懂了那些男女之事儿,对学业没有好处。”

  “哈哈,方举人思虑周全,只是唐某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不是来做那害人子弟的事情。”唐彦爽朗地笑了起来,虽然这位方举人嘴上说着不嫌弃他的名声,其实还是有些吓到的。

  方睿轩听到唐彦的保证,将信将疑。

  只是想到唐彦的身份,方睿轩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给唐彦几分面子的,而且唐彦这样的花花公子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想要当几天夫子玩,等兴头过去了,觉得无趣了,自然就不会再干下去了,他犯不着为了这点小事儿得罪人。

  就这样,唐彦到方家书院任职的事情就定了下来。

  方睿轩还是怕他教坏学生,再三地和他在一些事情上约法三章。

  “那些学生,有方举人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唐彦被方睿轩老妈子样的态度给弄怕了,虽然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有些混,让人觉得不可靠。

  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夫子,学生、老师都不放心呀。

  方睿轩腹诽道。

  “唐兄谬赞,方某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罢了。”方睿轩道,兢兢业业尽职负责的这点职业操守他还是有的。

  “方举人也姓方,可曾听过京西方家。”解决了教书问题的唐彦开始和方睿轩闲聊起来了。

  “略有听闻。”方睿轩面不改色地道。

  “这京西方家乃是真正的书香世家,祖上出过一任的首辅和好几任的尚书,只是前朝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方家当时的家主十分有远见,将当时嫡系的几十人给偷偷送出了京城。只是到处都在打仗,哪里而已算得上真正的安全呢,京西方家毁于一旦,那送出的嫡系子孙也不知道哪里去了。百多年间京西地界换了好几任的主人,却是始终不见后人去祭拜。”

  “确实可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前朝诗人这句话说得十分地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方睿轩跟着附和道。

  原主的记忆中还有,当时方家的嫡系只送出来一部分。家主有两个儿子,在两难抉择下抉择下,选择了送出大儿子,将小儿子留在了身边。

  长子嫡孙都是要继承家业的,长子以族长之子的身份,还能够安抚族人,考虑到这些,当初的家主选择了长子作为需要保存下来的火种。

  而原身就是那位家主长子五代玄孙。

  “方兄也姓方,说不得你们祖上和京城的那个方家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倒是有这个可能,可惜我方家的族谱在战乱中付之一炬,方某如今像是验证也没有了证据。”方睿轩跟着唐彦地话道。

  话要真真假假地说,才不引人怀疑。

  这唐彦在他面前提起京城的那个方家,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

  半月的时间过的很快,休沐的日子又到了。这一天方睿轩让谷粒套好了牛车,带着孔管家一同前往上虞县。

  他们一大早出发,走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才在上午的时候到达上虞县。

  黄乐松的家就在县城,谷粒将牛车停好好,就马上去找人打听黄家的住址。

  “你说,那位首辅大人的孙子呀,他家就在下个街道右拐的那处杏花巷子里。”

  “你家主人是来请教学问的,我劝你还是不要让你家主人费这个事了,那位黄先生既不收徒也不招收弟子,也不大爱打理上门请教的读书人,来十回也不一定能见到一次。”

  清汤面摊子的老板娘热切提醒道,这位客人出手大方向她打听消息可是给了她一百个大钱呢,这抵得上卖二十碗的面了。

  谷粒听到有些咂舌,“这么难见到?”

  “可不是嘛,哪个先生不是这样,学问越高,架子排场就越大。”

  谷粒打听到消息后,急忙报告给方睿轩。

  方睿轩也没有想到,这一位竟然脾气这样大这么难请。不过都既然来了,总是还要上门走一趟的。

  第88章 拜访

  庄严古朴的朱红大门,以它在漫长岁月中刻上的风霜向人们彰显着子孙代代薪火相传的深厚底蕴。

  在这样的大门前,总是让人忍不住感到一股历史的庄重肃穆之感。

  谷粒上前拉动门环叩响了黄家大门。

  片刻后,大门开了一条缝,走出一个唇红齿白年约十二岁的童子。

  “来者何人。”

  “我家主人是白水县柳家村的方睿轩方举人,仰慕黄老先生学识为人,特来拜访。”谷粒恭敬地回话道,并不敢因为眼前之人年龄小,而有任何轻视的举动。

  “尊客来得不巧,我家先生日前外出访友了,归期不定,尊客可改日再来。”面对三个大人,书童仍然不卑不亢地道。

  方睿轩和孔管家面面相觑,心中已是了然。

  不管黄乐松是真的不在还是假的不在,此番上虞县一行,他们无论如何是见不到人了。

  这童子年龄虽小,一句话,却是堵上了他们询问黄乐松行踪的嘴,这改日要改到什么时候?

  “多谢这位小兄弟。”方睿轩上前道,让孔管家和谷粒将这次带来的礼品都递给了书童,“方某初次登门,区区薄礼还请小哥儿代为收下。”

  “先生临走前曾经嘱咐与我,不准收任何前来拜访的客人的东西,否则回来后定会将我打死,请这位举人老爷莫要为难我了。”书童急忙挥手拒绝,心里却有些不耐烦。

  他们家先生余生只想安安静静在此地隐居,安稳地度过后半生。可是这些不长眼的读书人,总是不请自来打扰先生安宁。

  以往前来拜访黄乐松的人,也有相送贵重礼物的,都浅薄地认为先生收了他们的礼物,就应该答应他们的请求。

  也不想想,先生乃是世外高人,又岂会为那些金银俗物折腰。

  “小兄弟不必担忧,这些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特产,初次拜见长者不好空手而来,我又不愿拿那些阿堵物污了先生的眼,故而让内子准备了一些家中田地的产出,黄先生回来知道后必不会怪罪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