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节(2 / 2)


  也只有这个解释说得通,认与不认都是一死,只有将真相烂在肚子里,她才能保住自己的名誉, 保全安王的声名。这样看来, 高贵妃的演技倒是不错。何况皇帝已经下令风光大葬, 至少面子上不会追究这件事了。

  傅瑶于是点点头,对他的意见表示首肯。

  “她还跟你说了些什么?”元祯冷不丁问道。

  其实不过是很平常的一句问话, 可是傅瑶心里有鬼,差点以为自己泄露了心事,遂匆忙摇头,“没什么。”

  元祯露出温煦的笑意,“那就好,我怕她对你意图不轨。”

  傅瑶这一生见过的男子不多,元祯可谓是其中笑意最明朗的一个,但面对这样灿烂的笑容,她心底却有一种模糊的悲凉之感:假作真时真亦假。高氏的话即便是挑拨,她心中的疑影却挥不去了。

  说她矫情也罢,但一个女人一生能任性得几回?她宁愿现在将心肠冷下来,省得自己一头情热,却如飞蛾扑火焚尽自身。

  傅瑶打起精神问道:“安王那边情形如何了?”

  “仍昏迷未醒。”元祯说道。

  元祈的病势如此沉重,眼看着要步上他母亲的后尘,但即便这样,成德帝也未有一日亲往探视,只嘱咐了太医好生照料。由此见得高贵妃的话也不无道理,都说最毒妇人心,其实比之男人的心狠,还是远远不及。皇帝不止毁灭了高家,也间接毁灭了这个儿子,尽管在他看来是不成才的,当不得大用。

  安王殿下的葬礼就这样风风光光办下去了,尽管未曾留下后嗣,但这也不成问题,以后从宗族里挑一个过继就是了。只是他府中那些侍妾们未免有身世悲凉之叹,安王英年早逝,可她们尚且年轻,这样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就得孤苦伶仃过一生吗?

  陈氏进宫的时候也道:“你三婶瞧着琳丫头实在可怜,有心让她另觅归宿,只不好开口,思前想后,还是让我来求你。”

  傅瑶微微一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今日后悔的时候,三婶当时为何定要将琳妹嫁到王府呢?”

  陈氏叹道:“你三婶眼皮浅,又喜欢怄气,可是七丫头也实在无辜,毕竟姐妹一场,你看在情分上,能帮还是帮点吧。”

  陈氏就是心肠软,以往三夫人也没怎么对她客气,可是瞧着傅琳的遭遇,陈氏还是忍不住可怜起这孩子的处境来。

  傅瑶自己倒不是心狠,只是一向懒得管闲事,但陈氏既然提出了,且傅琳年纪轻轻,让她守寡终老也实在为难,傅瑶于是应了下来。

  只是这样的事并无先例可循,俗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何况是嫁进皇家,一只脚踏进去便收不回来。虽说安王早逝,傅琳也未曾生下一男半女,但女子改嫁说出去总是难听。

  傅瑶思前想后,命人请安王妃进宫来。

  她本以为得费一番唇舌,谁料孟扶男的性子比她想象中更为爽直,开门见山道:“此事不劳太子妃细说,妾身早就有意将府中姬妾放出,免得耽搁她们终身。”

  孟扶男遍身缟素,头戴白绢,面容虽有些疲倦,看来并非悲伤所致,只是操持忙碌而已。当初高贵妃硬求来这一桩婚事,想必孟扶男心中也不怎么甘愿。换了傅瑶处在她的位置,或许还得高呼万岁,庆幸自己终于解脱了。

  当然这种情绪是不能表露出来,装也得装得难受一点。傅瑶恰到好处的垂下眼眸,声音里的惊讶却还是泄露出来,“王妃早就有此打算了么?只是这么一来,于王妃的名声怕不好听。”

  孟扶男身为安王正室,自然是要守着的,且安王已去,王府里便是以她为大,她要将那些姬妾侍婢留下来,旁人也不敢有什么怨言。但她这么一放,旁人或许反倒疑心她悍妒不能容人,夫君一走,便急着发落眼中钉肉中刺。

  孟扶男抿了一口清茶,浅浅笑道:“流言而已,何足畏惧。”

  傅瑶颇为敬佩的看着她,若非太子与安王势不两立,她与孟扶男或许能成为很好的一双妯娌。

  出于一种诡异的同理心作祟,傅瑶劝道:“王妃也别太难过了,往后日子还长,莫伤心坏了身子。”

  “伤心?”孟扶男诧异地看着她,忽然扑哧一下,“我为何要伤心?”

  她可真敢说。

  傅瑶忙命宫人掩上房门,免得这股喜色被人瞧见,惹来闲言碎语。

  她脸上免不了有几分尴尬,“这样的话,王妃还是别胡说罢。”

  孟扶男摇头道:“并没有哄你,我与安王本就了无情分。自从成婚以来,我与安王甚至未曾圆房过。”

  “安王怎敢如此冷落你?”傅瑶大吃一惊。骠骑将军的女儿,那可不是谁都能高攀得起的,何况高贵妃为此出了多少力,元祈这样不是让高氏的心血前功尽弃么?

  “不是他冷落我,是我不让他沾身子。”孟扶男神色从容的说道,“我清清白白一个女儿家,何必让这种人玷污了去。”

  这话说的傅瑶都不好接下去了,尽管也是事实。但是安王刚刚过身,说死人的坏话总归不敬,这位安王妃也算得不畏世俗的奇女子。

  孟扶男将那盏清茶一饮而尽,起身告辞,“妾身府中还有事,就不打扰娘娘了。”

  傅瑶送她至连廊下,孟扶男扶着柱子,有些忧悒的回头一笑,“自然,太子妃与我是不同的,太子殿下是好男儿,也请您多心疼他才是。”

  她裹上披风,施施然而去。

  傅瑶站在原地,倒呆立了片刻,孟扶男说这话是何意,莫非她对元祯有意不成?但几时见她与元祯接触过?孟扶男虽然落落大方,却也恪守闺范,轻易不怎么出门,可是听她方才的意思,似乎她比傅瑶还要了解元祯许多。

  傅瑶心中陡然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既纳闷,又有些酸酸的。

  她返回宫殿,正要唤秋竹将消息递回家中去,却不见秋竹人影。

  叫小香来,小香噘着嘴道:“主子您不知道,秋竹这些天往御前跑得可勤了,莫说您时常见不到她,连我见一面都难呢。”

  傅瑶诧道:“这是为何?”

  秋竹一向本分,总不至于生了鱼跃龙门之心,想去勾引皇帝吧。

  “还不是因为常远在御前当差,把她的魂都勾去了。”小香愤愤不平的说,“也没见那常远有什么好的,长得五大三粗,又不知体贴,也就秋竹傻才把他当个宝。”

  傅瑶很能理解她这种心理,一道玩的要好的小姊妹,哪一个萌动了春心,其他人定会代为挑挑拣拣一番,如同家中的父母兄弟一般关切,也是她俩感情好才会如此。

  当然小香也有一定程度的羡慕嫉妒恨,哪个愿意成日看到别人卿卿我我呢,那不是存心虐狗吗?

  傅瑶就没想到自己和元祯平日的恩爱举动也很招人恨,只温和的笑道:“好了,别管她了,横竖她没耽搁差事就行。”

  其实她对这双小情侣也有几分羡慕,诚如小香所说,常远是个一根筋的莽汉,但他至少是容易读懂的,有什么心事光从外在的情绪就能瞧出来。可是像元祯这样的人,你想要弄懂他,简直比读完一本牛津大字典还困难。

  傅瑶又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她觉得自己再这么叹息下去,很快就要进入更年期了。

  结果还是另遣了一个小宫人回傅家,告诉她们安王妃愿意放人的消息。傅瑶的仁义就只能尽到这儿了,后续爱怎么着,都是三夫人她们的事,傅瑶就懒得去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