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1 / 2)





  随着他的话,整个会议室里也响起了小小的笑声。

  周绘并未制止那些嘲笑,也并未出言批评杨笑,她表情冷淡,等待着杨笑的下文。

  杨笑:“我在解释这个概念之前,我想先请问大家一件事。想必大家从小到大,学校里应该都有体育生吧?”

  众人点头。

  “那你们有关注过,这些体育生最后都去哪里了吗?”

  “呃……”有人回答,“还能去哪里啊,继续升学,有的进体校,有的去综合类大学当特长生呗。”

  杨笑看向那人,摇了摇头:“不,你这个想法是完全基于幸存者偏差的。实际上,就像普通学生里有很多人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辍学、即使读完高中也没能考上大专院校一样,很多以体育作为梦想的孩子,并没有走到最后。”

  大屏幕上光影变换,杨笑展示了一组数据,这是她通过网络查找的历年新闻后,整理成的表格。

  “以篮球为例,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质的青少年篮球比赛。但是我们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每年参加u14的篮球运动员,要远远少于u12的;参加u16的,又远远少于u14的……”她一边说,鼠标一边在几个关键数据下打了圈,“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还在坚持篮球梦想的人,越来越少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进国家队啊!”有人举手,杨笑认出来他是节目组的统筹,“我小时候也去体校练过两年乒乓球呢,以为自己打得不错,结果正式比赛一上场,整个反应能力都差太多了。”

  “是的,你说的是一种没能继续的情况——虽然有梦想,但是自身能力跟不上,也就是俗称的‘先天不足’。”杨笑接话。

  会议室里又响起了一阵小小的笑声。

  杨笑:“这些人为什么从篮球世界里离开?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就是那位同事的‘先天不足’,还有一类是因为家庭贫困等等‘后天’原因,离开了球场。”

  她话音一转——“他们,都被命运抛弃了。”

  会议室里突然变得很静。有人想要咳嗽,刚发出一声,就立刻按住了嘴巴。

  杨笑说:“但是,还有人在这条路上坚持下来了。这些坚持下来的人,难道人人都是乔丹转世吗?难道人人都付得起高额的私教学费吗?……不是的,他们很多人也在命运里挣扎着,他们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是无数次坚持下来了。”

  ppt重新退回到第一页,那六个字逐渐拆分变换,形成了一句新的slogan。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不被命运抛弃,也不放弃命运——这就是我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理解。”

  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说完,杨笑勇敢地迎上了周绘的视线。

  只见这位金牌制作人身子微微前倾,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味。

  她指节轻敲桌面,说:“继续。”

  简单至极的两个字,杨笑却从中听出了肯定。

  ppt又翻过一页,杨笑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新的内容。

  “我的提案是,扩大甄选范围,引进不同年龄层的选手,暂定14-16岁的预备役少年组、20-25岁的现役运动员、30-35岁的退役运动员,代表篮球梦想的传承与发扬。鼓励运动员自由组合,组成小队,进行3v3、5v5的pk赛……最终决出优胜者。”

  具有光辉未来的少年,正处于运动生涯巅峰的青年,已经离开球场的中年……他们的人生和篮球息息相关,这条艰难前进的道路上,他们踏错一步,就会与冠军无缘。

  他们站在时光长河的两岸,审视着自己,也审视着别人。

  第83章 (纯剧情章,可跳)

  在最初的《篮板之王》的策划案里, 节目组想要把这个综艺节目打造成两个阵营对抗的形式,一边是学院派出身的cuba篮球运动员,一边是活跃在街头巷口的路人王,整个节目风格强强相对,剑拔弩张。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争论, 街头篮球和联赛篮球,究竟哪个更强?街头派认为学院派篮球古板、教条, 畏首畏尾,打起来不够精彩;而学院派则认为街头派手段脏、总搞一些花哨的无用功,根本没有对战的价值。

  两方人互相看不上。而上一版的编导就抓住了这个内核,把矛与盾放在一起,让他们对战——因为这个设定实在太过精彩, 所以当整个团队被挖走后, 《篮板之王》元气大伤,根本找不到可以继续前进的方向。

  之前,于令龙连续交了几版方案, 都没能逃脱这个设定的桎梏, 哪想到杨笑只用了三天,就另辟蹊径,拿出了一个更有趣的方案!!

  杨笑大胆推翻了原有的设定,把原本的横向对比, 改成了纵向——球员们不再和“另一个自己”做斗争, 而是和“曾经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做比较。

  整个节目的内核瞬间被拔高了。

  至于具体的赛制、拍摄流程等等, 还需要后续再讨论,但杨笑已经完美的搭出了一个框架,后续增补只是时间的问题。

  半个小时的汇报结束,杨笑没有浪费一秒时间,把自己的思路一一阐述清楚。

  而会议桌那边的周绘,也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在杨笑的发言结束后,周绘有针对性的提了几个问题。作为制作人,周绘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深度都远超常人,有些问题是杨笑提前考虑过的,她便把提前准备好的答案抛出来;有些问题是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只能诚实地告诉周绘自己还需要时间思考。

  在杨笑和周绘的一问一答间,其他同事也开始参与进来。宣传、统筹、文案,每个人都灵感丛生,争抢着为这个创意添砖加瓦。

  文案说:“我觉得slogan还可以更精炼一些……”

  宣传说:“那我们海选时可以配合高校地推……”

  统筹说:“我去负责和体校方面沟通……”

  唯有坐在周绘另一侧的于令龙,一脸煞白,一句话不吭,打开的电脑文档上全是空白。

  不知不觉间,原定的半小时汇报时间被无限延长。直到会议室外的天空完全黑了下来,他们才惊觉,原来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杨笑站在投影屏幕前,望着会议桌旁热情讨论的同事们,她紧握的掌心慢慢松开了。

  原来,融入这里并不是那么困难——职场如战场,只要你表现出足够出色的能力,那么别人就会对你臣服!

  “好了,”坐在上位的周绘拍了拍手,清脆的响声吸引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正襟危坐,同时看向她的方向。她环视一周,脸上难得见到了一丝笑模样:“杨笑的提案很好,咱们节目就向这个方向继续优化。”

  她看向杨笑,再次用指节敲了敲桌子:“你下周五再给我update一版细纲——不能再是这样笼统的东西了,要细致,不低于三十页,必须要有明确的台本计划和拟请的嘉宾。有问题吗?”

  杨笑立正站好,大声回答:“没问题!”

  不就是加班嘛,她根本没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