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件争执事(2 / 2)


  大过年的,说起血肉横飞的事情来,满屋子的老弱妇孺一个害怕的都没有。虽则有些名门出身的夫人略觉粗鄙,居然也没有什么“脸色苍白、掩住樱桃小口惊呼”。某些暴力份子如齐康的姨妈二十一娘还要问一问:“冲哪儿下手的?”

  齐康认真地告诉他姨妈杀人技巧,还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就这儿。”

  郑琰心里一万头神兽在狂奔,踩得心中花园不长草!

  与两位小勇士的对话不久就结束了,徐莹也来了一点兴致,又问了他们一些功课上的问题。两个孩子都答得似模似样,孩子妈特骄傲!徐莹又给两人各有赏赐,是先预备好的短剑。萧复礼一直认真地听着,这时候才说:“娘子有赐,我也跟着凑个热闹吧。”亦赐下笔砚等物。

  齐、林二人拜谢,他们俩的戏份就结束了。萧淑和坐不住,她跟齐康是表兄妹,算是熟人,便拉了齐康到一边嘀咕,林菁也被她顺手带上。又问两人:“街上好玩么?”

  林菁道:“挤得慌。”你问这个要做什么?也想上街吗?你丢了肯定找不回来啊!别祸害京兆跟着丢官了。齐康也是一样的意思,他知道这个表妹,没事还要生出些事情来,有事千万不能跟她提,不然她来了兴趣那就是传说中的人间凶器——熊孩子!

  两个男孩儿开始绕萧淑和,林菁说街上挤,齐康就说:“卖的东西也不好,都不如内造!人还多,挤得一身臭汗,味儿可真难闻!”

  萧淑和嘲笑他:“就你臭。”

  林菁道:“街上人也臭的,一个人还不觉得,人一多,满街都臭哄哄的。”

  萧淑和皱起了小鼻子。

  ——————————————————————————————————————————

  这边小朋友言谈甚欢,旁人家的家长和小朋友都松了一口气——萧二不好相处,不让自己陪她就好。

  这时候,室内情势又是一变,萧淑和说话去了,萧慎呆坐无趣,又因姑母、姑祖母都在下手坐着,自己虽不是直接坐在她们上面,也略有不妥,不过是年纪小,不太讲究而已——也凑了过去。于是徐莹右手边略下的位子就空了出来,当时徐莹左手边就是萧复礼,这个位置别人是抢不到的。

  徐欢已经被徐莹叫到身边搂着了,现在又说:“大娘、二娘都去玩了,大郎到我这里来吧。”

  卧槽!许多人都惊了!虽然徐莹的意思挺明确的,可像这样展示在众人面前,还是头一回!莒国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妥,虽然后位竞争会激烈——阿元确是个不错的孩子——杞国公家也不是没有一争之力不是?

  荣安郡太夫人坐在萧复礼左后,郑琰正坐在徐莹右边靠前的位置,是个很近的斜对面——就发现钱氏的表情有些僵硬了。

  一屋子女人开始心怀鬼胎,郑琰只作不知道,庆林大长公主见此情景,只笑着把池春华给放到腿上,又搂搂紧,宽大的袖子把小女孩遮住了不少,又凑趣说徐欢端庄可爱。

  徐莹又说池春华才是漂亮又聪明,又问萧复礼:“大郎看呢?”

  萧复礼道:“池家大娘,先生之女,如我妹。又是同窗,自是聪明可爱的。”

  徐莹便提议给池春华加封,理由是池脩之立了大功,以后爵位是池宪的,池春华也是池脩之的孩子,怎么能没有表示呢?“可封作县君。”她的意思也明白了,——只要别来抢皇后的宝座,她能给池春华、池家很优厚的待遇。

  萧复礼欠身道:“娘子大方,我为人子,又何惜一纸封赐?”这种胡乱封女人的恶习在他祖父在父末年就挺严重的了,大家也习惯了。由着这母子俩把池春华给变成了县君。

  在座的真没几个傻人,庆林大长公主笑着对池春华道:“今天就你得了彩头了。”心中却在冷笑,徐九真是个白痴,一个县君换个皇后,搁你,你换啊?!这么早就树个靶子,生怕自己侄女死得不够快是吧?你当这是小家小户过日子,爹死了妈说了算啊?皇帝娶妻,你以为政事堂不同意你娶得成吗?!

  郑琰倒开心,真是赚了!首先,她一点也没有让闺女嫁皇帝的打算,其次,池脩之也没这意向,最后,池春华自己还在懵懂中,根本没开那个窍。何苦让人说来道去?不如拿着实惠走人!皇后那是好当的吗?徐莹真是她的福星!

  这场聚会,本是为了看两个小男孩儿,结果却诡异地与“皇帝的终身大事”挂上了钩。朝野上下纷纷侧目,郑琰懒得理这些,她得忙着编教材,又要请教一些武师,还把于明朗的妻子给请了来,请她教授小女生们一些实用的打架技巧。

  新年开学,崇道堂多了一门课,师生都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改变,家长们对此格外欢迎,一些准备女孩子略大些就要休学回家学习家务和社交的人,在郑琰发函通报新学期课程之后,决定更多让孩子学一年,看看效果再决定要不要休学。崇道堂的高级班,终于有了女生。

  男学生也不大安份,最猴的还是乔君安,开学就找上郑琰:“山长,学生今天夏天能不能去考京城的县考?”

  郑琰笑道:“除了县考,怕还想接着考郡考罢?”

  乔君安嘿嘿笑了两声:“学生这就是想去一展身手,也好让天下人知道崇道堂,知道山长的威名。”

  “谢了,你山长名声已经够凶的了。”

  “那——”

  “明日让想考的人都报名,先说好了,哪怕你们州考过了,学校的功课先生们不满意,都不能说是崇道堂毕业的!”

  “那是那是,学生们要学的还多着呢~”

  郑琰忙着统计,结果,高级班的男生全都要报名,郑琰索性宣布:“逢县、郡、州考试,学校给假。”又琢磨着开考前辅导班,还摸着良心问自己:这样会不会太凶残了?

  就在郑琰忙活着她那越开越红火的学校的时候,萧复礼的生日又至。他的生日比较早,正在春天,与郑靖业生日倒在一个月。今年是他十一岁生日,小男孩发育比小女孩略晚,还没开始抽条,但是营养好,倒也健康,脸上别有一股沉稳的味道,郑琰看着十分欣慰——孩子长大了啊。

  萧复礼的生日过得还挺不错,由于狄人短时间内无法大举进犯,边境也很安宁,萧复礼的心情挺好。

  不想过完生日,徐莹就提出:“圣人已经十一,也该考评淑女,为立皇后了。”十一岁并不大,但是考虑到先媳妇儿是个细致活儿,挑选个两三年也不意外,皇帝婚礼的准备工作也要个一年半载的,现在提这话也不算太早。【1】

  事情坏就坏在徐莹的心思大家都知道,卫王首先提出反对:“边境才刚刚安宁,圣人不该只顾自己私事。”开个毛的玩笑?!你说谁是皇后就是谁啦?简直不把我们放到眼里!他对这个侄媳妇并不是特别满意,当年徐莹跟萧令先之间的爱恨情仇两人都有错,但是在许多人眼里,单就夫妻关系而言,徐莹要负很大的责任。卫王就是这许多人之一。

  徐莹却说:“边境已经安了,天下也风调雨顺的,还要怎么样才不是只顾自己私事?先帝时天灾人祸的还少不了纳妃呢,阿元娶妻就不行吗?”

  政事堂则是无可不可,反正萧复礼年纪还小嘛。

  由此,萧复礼皇后人选的争夺战,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

  徐莹与卫王死磕,两人一个身份高,一个辈份高,谁也奈何不了谁,直到荣安郡太夫人钱氏生病。卫王有了借口,钱氏毕竟是萧复礼生母,没道理生母病了儿子却要欢天喜地热闹相亲的。钱氏病了,此事还是暂缓吧。

  徐莹道:“兴许听到喜事,病就好了呢?要我说,早些定下来是正经。”

  卫王道:“皇家又不是民间,还冲喜?把皇后、一国之母当成什么啦?”

  两人僵持不下,凡是自觉有可能一争的人,都放下心来看热闹——有卫王顶着,徐家的事儿一时半会儿成不了。又有机灵的,已经开始琢磨着走哪些关系比较好了。郑琰的表现分明是退出争夺战,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