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4章(1 / 2)





  就在男子马上要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再度一黑,青龙叫了两个人,将他押入了大牢。

  “你看看这个吧。”穆流年将那几张纸笺给她看了,然后再命人去火速将城墙上的桑丘子睿给请下来。

  云长安,则是一脸苍白地靠坐在了椅子上,好一会儿,喃喃道,“有没有水?渴死我了!”

  浅夏看完之后,脸色也是变了变,虽不及云长安那样难看,可是显然,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元初,你打算怎么办?”

  “只怕我说了不算呀!浅浅,你太高看我了。这样大的事情,只怕除了桑丘子睿,我们谁也说不上话了。”

  浅夏蹙眉,正要开口,桑丘子睿进来了。

  一眼看到了她手上的纸笺,直接就拿了过来。看毕,脸色则是铁青一片!

  “卑鄙!竟然是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他们苍溟,还真是什么样的手段都敢用!”

  “现在不是你生气的时候,还是好好想想,后面该怎么办吧。”

  云长安此时倒是冷静了不少,“现在最紧要的,便是开始筹备大量的草药,就算是没有这些草药,至少也要准备葱、姜之类的东西。”

  “你说的没错。可是这样大的事情,关键,还是得看朝廷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肖云放,会下什么样的旨意了。”

  桑丘子睿也明白,这一屋子的人,也就只有他还勉强算得上是肖云放信任的人,眼下只怕桑丘烈军中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梁城,当务之急,是得先将这个消息火速禀报给肖云放,让他立刻开始筹措所需要的一切。

  “辽城就暂且交给你了。我必须要亲自去一趟三叔的大营,这等大事,不可儿戏。”

  “嗯,这里的情形基本上也算是控制住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倒是军营,桑丘烈现在麾下,可是有二十万的大军。一旦出了岔子,这要哭的,可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了。”

  桑丘子睿点点头,难得地双手一拱,“穆流年,这一次,多谢了。”

  “都是紫夜人,没有必要。你先过去看看,若是有需要,我们这里也可以提供几位大夫。”

  桑丘子睿不再耽搁,叫上了长风,火速赶往允州。

  穆流年不放心,还是给他派了一队侍卫。

  桑丘烈的大军,竟然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大批的伤寒患者,这个消息,就如同一声巨雷,将整个朝堂,给震得都回不过神来。

  也是桑丘烈有些大意了,最开始,也不过就是三五个人病重而亡,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底下的人,也没有将这样的消息上报给他。

  等到死亡人数增加到了近百人的时候,桑丘烈才知道了,这个时候,才开始让军医诊治,已经是有些晚了。

  好在桑丘子睿来的及时,他刚刚在辽城那边,倒也是有了防疫的一些经验,很快让全军的人,都开始按照他的法子防疫。

  只是,这二十万人,这样防的话,要消耗的药材,自然又是一大笔。

  桑丘子睿让人严密封锁军中感染瘟疫的消息,只是没想到,梁城那边,早已经是炸开了锅。

  “浅浅,你觉得,桑丘子睿这一趟,可否解决了军营里的问题?”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如何做。我们还是担心自己吧,将近成人的难民,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五千,这些人要如何安置,总要想个法子吧?”

  青龙也有担心了,“是呀,公子,这些人,若是放进来,只怕他们之中还会有细作,再做出什么对我们不利的事情来。可若是不放他们进来,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就这样死了吧?”

  浅夏的眸光一动,笑道,“元初,我记得,离辽城不是太远的地方,不是有一两个破旧的村子?那里虽然是有待修葺,可总比他们就这样等死的好吧?”

  ------题外话------

  亲们,月底了,你们还要藏着票票吗?好吧,再藏的话,不给你们万更了…哼…有没有看到我翻的小白眼儿?

  ☆、第七十五章 形势严峻!

  最终在这次的伤寒中活下来的约四千名村民,就移步到了那两个被荒弃的村子。

  穆流年派出了上千名士兵,负责帮他们整理修葺了一下房舍。

  与此同时,宋大人还派了自己的人前往游说,言明,他们村子北面儿的那些荒地,按人头来分,每人可得二亩荒地,自行耕种,需要的种子和一应农具,阳州会尽快派人送来。

  因为现在的天气已经转暖,种小麦之类的主粮显然是不合适了。

  所以,宋大人也当地的一些掌管着农作的官吏们商议了一下之后,从阳州的地里给他们起来了一些番芋的秧苗,由他们自行劳作。

  在他们收获之前,阳州会先提供给他们三个月的口粮。

  三个月之后,再看地里的收成情况再说。

  事实上,最多还有两个月,地里的麦子就该熟了。

  宋大人也是担心他们自己这边儿会出什么意外,所以,不敢将话说的太满了。

  为官者,大都是如此。总是知道在必要的时候,为自己留好了退路。

  对于这些难民来说,能有地方住,有地可以种,已经是很不错了。最关键的是,还有人给提供粮食。

  至于那些荒地,宋大人按穆流年的意思,与每家每户都签了文书,由他们租种十五年。

  前三年,免税免赋。

  十五年到期之后,这些田地仍然是归辽城的官府所有,若是他们愿意继续耕种,也会优先考虑继续租给他们。

  这番芋,也就是红薯,因为都是难民,所以,穆流年先给他们选了这种生长周期不是太长,而且,产量也算是比较稳定的农作物。

  后面,等到了六月,就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玉米的种子,如此,这两季的农作物接上了,那么,辽城和阳州的负担,自然也就更轻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