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2 / 2)

  “我自己也是摸索呢。”静怡笑着说道:“就是找了庄子上懂行的佃户问了,什么时候种什么,然后得空了拔拔草抓抓虫子就行了,其余的,我还真没什么经验,要不然,也不会只收这么点儿麦子了。”

  反正她种完这一茬就不打算种了,套种这个概念,她已经给胤禛种到心里了。套种能成功,胤禛以后自然会找更有经验的老农去试验,她这个半吊子水的,还是别去晃荡了。

  别小看了这年代的老农,康熙御稻就是康熙带领这些个老农一点点儿的研究出来的,并且创造了一穗传的选择育种方法,和人家比起来,静怡那点儿东西,就是渣渣。所以,她只要提出一个概念就行了,剩下的自有人去完善。

  “妹妹若是想种点儿东西,不如种些花花草草,咱们府里有专门伺候这个的小太监,也不用妹妹再辛辛苦苦的去问这种地的事儿了,等这花生收完了,我也打算弄点儿花草之类的去种呢。”静怡笑着说道,她想搞点儿稀有品种出来,说不定就能赚大钱了。哎,要开始考虑养孩子的事儿了。

  ☆、第 53 章

  “爷, 万岁叫了李大人和张大人, 还有佟大人进宫。”侍卫站在桌前, 将自己得到的消息说给胤禛听。胤禛微微皱眉,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前段时间, 康熙也是叫了他们兄弟几个进宫的。

  原本他以为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却没想到,康熙只是提起以往和胤礽的情分, 说到动情之处,又是哭了一场。他们兄弟也是无奈, 劝也不好劝。

  眼下又叫了大臣们进宫,十之□□, 说的还是这事儿。

  “四爷, 皇上的意思,怕是要复立太子了。”另一边坐着的穿着青色文衫的中年男子说道,“之前压下册封太子的事情,怕就是因为这人选,不是皇上心里所想, 现在废太子已经从咸安宫里出来, 这早晚……”

  “三合村的事情查清楚了?”胤禛侧头问道, 那侍卫忙点头:“是,已经查清楚了,那一家子有九成的可能是没了,他们村子里的人说是因着王大壮病重, 王家想要落叶归根,一家子离开京城要回河南,但河南那边我已经查过了,并没有这一家子人,所以……”

  “那王大壮也不知去向?”胤禛问道,侍卫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也是凑巧,奴才打听了王大壮的长相,本来是想让人到河南那边再找找的,然而去年秋天监刑的时候,奴才陪着皇上去看了,有个死刑犯的长相,倒是和这王大壮有了几分相似,只是,那会儿奴才也只是看了两眼,并不是很确定。”

  “你继续打听打听,看当初的那个死刑犯如何了,若是替换了,这其中,必定是有一条线的,只凭着一两个人,办不成这事儿。”胤禛十分敏锐,立马明白这其中应该是有大问题的。

  侍卫忙应了下来,见胤禛没有别的吩咐了,这才后退几步,转身走人。

  “若是皇上要复立太子,先生觉得,我们应当如何?”胤禛侧头问道,中年文士笑了一下,抬手晃了晃扇子:“咱们就一个字,等,皇上之前已经容不下太子了,现在不过是顾念父子之情,毕竟,人老了,总是有几分心软的。复立太子之后,他原先忌惮什么,现在会加倍的忌惮什么,他原本容不下的,现在也会更加容不下。”

  能废第一次,就能废第二次。

  “王爷之前的做法就很对,咱们现在不急着出头。”戴铎笑着说道。胤禛沉吟了一下,点头:“等太子复立之后,我就带着人到庄子上住一段时间。”

  也是凑巧,这边刚说了复立太子的事儿,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康熙就下旨复立了太子。胤禛这些人是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这会儿自是不会反对,李光地等官员也被康熙叫进宫说过这事儿了,这会儿也不反对。

  于是,复立太子的事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胤禛刚下朝,十三就拎着酒坛子找过来了。

  “四哥,你说汗阿玛这是什么意思?”不等厨房送来下酒菜,十三就拎着酒坛子自己灌下去了:“说废太子的是他,现在复立太子的也是他,那我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本十三都有些认命了,谁让自己运气背,就正好撞上了废太子的事儿呢。汗阿玛不想看见他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连自己最宠爱的儿子都要废掉了。

  十三这一年来,没有差事,也不能进宫,每天就只能府里呆着。这人要是失势了,谁都能上来踩一脚,更何况十三母妃过世,在宫里他也没什么靠山。

  就算有胤禛时不时的帮衬着,胤禛也不可能将内务府给全收拾了吧?况且,内务府以前是太子的地盘,现在是胤禩的地盘,胤禛还真有些施展不开。

  十三原以为自己就这样了,却没想到,太子还有被复立的一天、

  “既然太子都能被复立了,四哥,那我是不是也没事儿了?”十三抱怨了几句,忽然又来了精神,凑到胤禛跟前问道:“以后我是不是也能进宫了?”

  “回头我在汗阿玛那边打探一下,看汗阿玛是个什么意思。”胤禛沉默了一下才说道,十三哈哈的笑:“也就四哥惦记着我了,换了别人,早就和我断开关系了。“

  说着又埋头喝酒:“四哥,汗阿玛为什么要复立太子?之前太子做的事儿,汗阿玛都忘记了吗?谋反这种事情,也是能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吗?四哥,太子若是继位,日后,咱们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会是什么样子你想过吗?救灾的粮食他也能贪污,修河堤的银子他也不放过,四哥你也知道的,凌普卖官的事儿,谁能想到堂堂一个太子,居然靠卖官赚钱!长此以往,这江山还能保得住吗?”

  越说越生气,十三抓着胤禛的手:“我宁愿没差事,我宁愿一辈子蹲在府里不出来,我宁愿以后再不进宫,可是,为什么汗阿玛要复立太子?”

  “十三,当年的事儿,你是不是插手了?”胤禛沉着脸问道,十三愣了一下,拎着酒坛子又给自己倒酒,胤禛抬手将那酒碗给拿到自己跟前:“你当初,到底是做了什么手脚?”

  十三不吭声,胤禛心思急转:“你故意将刺客给放进去了?”

  “四哥,我有分寸,肯定不会伤到汗阿玛的。”十三忙说道,胤禛皱了皱眉:“你早知道太子要谋反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只是猜到了。”十三破罐子破摔,伸手揉一把脸,夺过胤禛手边的酒碗,猛一仰头,全给灌进去了,随意擦了一下嘴,这才说道:“之前因为十八的事情,汗阿玛责备了太子,我怕太子心里难受,晚上就想过去安慰他,毕竟……”

  他和四哥,可都算是太子一派的。十三不光是想去安慰太子,还想劝说太子去给康熙赔罪,将这事儿给揭过去。以以往康熙对太子的宠爱,只要太子认错了,康熙就肯定会将这事儿轻拿轻放的。

  却是没想到,他竟是撞见了太子和蒙古台吉正在商量谋反的事情。

  十三不喜欢太子,他又向来聪明,立马就想到,这事儿若是利用好了,就能将太子给拉下马了。若是废了太子,大阿哥只会打仗,三阿哥不堪重用,这样轮下来,不就能轮到自家四哥了吗?

  于是,十三就选择将这事儿给隐瞒下去了,甚至,主动找了驻军首领,在太子谋反的那天晚上率兵巡逻,不过是稍微耽误了一盏茶时间,就能让那些刺客们顺利接近康熙的帐篷了。

  “难怪了。”胤禛叹口气,汗阿玛不糊涂,岂能看不出来十三的这点儿小手段?

  “汗阿玛那里,怕是不能再说你的差事了。”胤禛皱了皱眉,十三有些诧异:“四哥你不骂我?”

  胤禛挑眉:“骂你做什么?不过,我确实是要说你几句的,这事儿,你做的太鲁莽了,也落下了把柄,下次做事之前,还是要三思才行。“

  十三都有些结巴了:“四,四哥,你,你终于想通了?”

  胤禛只笑了一下,端了酒碗和十三碰杯:“你放心就是了,四哥已经想明白了,与其日后等这江山被人败坏,还不如……”

  他没说完,但十三已经明白,痛快的仰脖子喝酒。下酒菜端上来之前,两个人已经干掉了半坛子的酒水。十三心里有事儿,喝的又急,自然是喝醉了。

  胤禛怕他说了什么胡话,索性就安排人暂时住在前院了。

  喝了醒酒汤,胤禛本来想往石榴院去一趟的,可走到门口,又顿住脚步。想了想,还是转身走了。因着赵嬷嬷那事儿,福晋见了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他也不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解释,所以暂时还是先别见面了。

  到了八月,胤禛说康熙赏赐的新园子已经修葺好了,要带着一家人去住一段时间。福晋却是说自己身子不舒服,不想奔波,要留在府里。

  于是,就只带了李侧福晋和三个孩子,还有就是静怡她们几个。宋氏原本也能去,可她说要留下来照顾福晋,也就没能跟着。

  武氏颇有些不屑:“弄的好像这府里,就她会照顾福晋一样,这府里的丫鬟婆子们是死干净了吗?”

  静怡赶紧抬手捂住她嘴巴:“你别说了,这种不吉利的话,要是被人听见了,你自己能有什么好下场?她既然不想去,那不去就是了,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你生气个什么劲儿?”

  “我哪儿是生气她去不去的事儿,我是生气她踩着咱们巴结福晋!”武氏哼哼了两声,十分不高兴:“她要表现自己的忠心就另外换个方法不行吗?抄写经书也行啊,做个针线活儿也行啊,为什么非得在这关头,说自己要留下来照顾福晋?她这样一弄,你好意思说自己要出门玩耍不照顾福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