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2 / 2)


  今天的伙食不咋地,就是地瓜叶加点生地瓜干煮的,不稠不稀,但吃起来一点都不好吃。

  古如月逼着自己吃完,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吃就要饿肚子,毕竟她没有小灶能吃,身上的钱和票更是少得可怜。

  “古知青,你要去看林知青吗?你们都是女同志,应该更有话说。”苏城安负责收集知青们的意见,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不去了。”古如月低着头,声如蚊呐,“我被太阳晒得不大舒服,你们去吧。”

  她一个n号女配,去跟女主近距离接触做什么?

  苏城安再次迅速皱眉,他看不惯古如月这样畏畏缩缩的模样,“那行,我们自己去了。”

  苏城安决定不午休,代表知青们去医院看林源清,他找大队长借了自行车,来回县城要三个多小时,下午上工肯定要迟到。

  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大队长同意他回来后把任务补上,不扣工分。

  跟古如月同一个房间的蓝清丽还没回来,不过古如月一点都不在乎,人不在才好呢,她更自在。

  她看到苏城安走了,其他知青也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她小心地关上门并拴好,这才仔细研究起这本符篆大全来。

  古如月看着每个符篆,仔细研究着它们的构造,每个线条之间的起承转合。

  根据这本书的介绍,每种符篆可画、可雕刻,什么载体都行,只不过载体决定了符篆的使用寿命。

  原主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她父亲留学国外,擅长油画,母亲音乐上很有天赋,而她的兄长、小妹,在学习上的天分更好,从小饱受称赞。

  更别说爷爷奶奶叔伯等人了,各有各擅长的方面,说是书香世家也不为过。

  而原主从小体弱多病,为父母不喜,多数时间寄养在外婆家,养成了胆小怯弱的性子,在艺术上没有任何突出的天赋,为父母所不喜。

  古如月回想着原主的记忆,不由挑眉,原主为了讨好父母其实很努力去学习了,画画、音乐、舞蹈,然而无论她付出多大努力,都被说没有灵气。

  而她最为喜欢的雕刻,在接连的打击之下,也不敢告诉家人。

  后来知识分子被打入黑九类,原主一家子早早就得了消息,辗转去了海外。

  而寄养的外婆家的古如月就被这么遗忘了,她的舅舅舅妈再也无法拿到钱,对古如月的态度愈发不善。

  因此,原主一满十六岁,马上就被赶来下乡了。

  古如月摸着自己的手,不由轻笑出声,没想到自己和原主还有一样的爱好呢。

  而拥有广泛兴趣爱好的自己,雕刻、书画自然是不精通的。

  但是原主不一样,她是下了苦功的,虽然被批评没有灵气,但是基本功扎实是毋庸置疑的。

  古如月闭着眼睛,回想着原主学习的知识,虽然有记忆,但不代表她就会了,她必须重新学习并掌握,使用起来才能够得心应手。

  不管自己有没有回去的一天,既然穿书了,那就要把这段人生好好地过下去。

  古如月躺在闷热的床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蒲扇,她已经打算好第一个符篆做什么了,那就是微风符。

  天气太热了,在大太阳地下干活真的很折磨,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古如月更希望做一个冰符的。

  可如果是冰符的话,挂在身上,别人靠近自己的话,就会奇怪自己的周边温度怎么比别人的低,若是好奇心强的,难免会追根究底。

  与其到时有麻烦,倒不如用微风符,虽然没办法迅速降温,但是挂在身上,效果应该不差的。

  即使有人站在自己身边感觉到风了,也会以为是自然界的风。

  不过作为符篆的材质都是要精挑细选的,在这乡下,想要找到什么好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是木头啥的倒是很多。

  选好了自己要做的符篆后,古如月就闭上了眼睛,把这个微风符在心里不断地临摹再临摹,直到烂熟于心。

  在原来的世界,她并不是很有耐心的人,因为有太多的诱惑力,刷剧、小说、游戏,自然的,分到兴趣爱好的时间就好了,也就谈不上精通。

  而现在,这门金手指可能是她的立足根本,她怎么能不用心不努力呢?

  下午上工的时候,苏城安回来了,跟着他一道回来的还有一个女知青,就是跟苏如月同一间屋子的蓝清丽。

  原来他们回来的时候搭拖拉机的顺风车,就说他们速度怎么就那么快呢?

  蓝清丽的人缘在知青中很不错,她和原主在火车上认识的,因此两人最熟悉,而原主也比较信任她。

  但是古如月可不是原主,在这本书里,没有谁可以让她百分百的信任。

  更别说这蓝清丽在医院里陪了林源清半天,可见她对女主其实更关心。

  第3章 提议

  下午要上山开荒,古如月等女知青和女社员负责捡石头和树枝草根,把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

  草根树枝可以拿来烧粪土,石头可以拿来垒田埂,没有什么是绝对无用的东西。

  古如月的力气小,别人一簸箕的石头,她只能抬三分之一或是一半,还边做边喘气。

  才做了半个小时,古如月就有些受不了,趁着没人注意跑到树荫下休息,蓝清丽见了也跟着坐到她的身边。

  “如月,分我一口水,热死了。”蓝清丽拿着斗笠扇风,大咧咧地说道。

  古如月抿了下唇,原主原来都是很爽快把水壶分蓝清丽喝的,可是她不乐意,真的不习惯跟别人共用这么私人的用具。

  蓝清丽等了一会,见古如月没动静,她不由挑了下眉:“如月,如月,你发什么呆呢?”

  知青里,能有一个军用水壶的人可不多,古如月有一个,可是叫许多人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