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序幕(1 / 2)



1



时间是罗姆尼耶斯历前三年。



地点是希布司市的郊外。



此处即将展开决定世界霸权落入谁手的一大决战。



罗姆尼亚王国集结的军队有十二万人。



与之对抗的东域各国联盟军有十八万人。



两派人马加起来共三十万的大军,布满整个荒野。



偏远乡村上所建立的小国罗姆尼亚王国,企图成为掌控西方世界的霸主。



2



为何罗姆尼亚王国能成长得如此迅速?



原因很多,其中最大又最核心的主因,据说是国王罗姆尼耶斯卓越的领导力与战斗力。



国王精力充沛地往西往南调派部队,在多场战争中获胜。然而,他并非百战百胜,也曾几度吃过惨烈的败战。罗姆尼耶斯王的过人之处,便在于能将败战经验转为养分。



即使战败,国王每次都宛如不死鸟般再度复活,即便落败,也不会连连吃败仗。其他国家看到国王骁勇善战的气魄,不是主动表示顺从之意,就是选择抗战到底而灭亡。



统一大战的气势磅砖无人能挡。罗姆尼亚王国愈强大,敌对势力也愈大,到头来,一次战争中的一胜——以对方来说就是一败——具有足以决定战争趋势的重要意义。



情势来到这种状况,罗姆尼耶斯王便不会落败。



因而获得「常胜军」的名号。



国王优秀之处当然不只是在战斗上的指挥能力,光是如此并不能夺得天下。国王在内政与外交上虽也发挥高超的手腕,但聂厉害的是惠眼识英才的眼光。他在拔擢有能之士上不会拘泥于身分、地位及家世,有人从平民晋升到政权干部,也有人是从奴隶身分晋升为将军。



他并非不认同名门贵族或血统,而是单纯欣赏任何有能力的人。相对来说,他不认同没有能力的人。



无论如何,国王是现实主义者也是能力主义者。



受拔擢的人当然会很感谢国王,誓言忠诚。



这些人不仅在军事方面,在内政与外交上也担任中枢要职,罗姆尼亚王国因而得以如此强盛。



以骑虎之势扩大势力的罗姆尼亚王国,并吞西方世界的中部与西部地区,只剩东部地区尚未得手。



若能压制住那区,西方世界的八成便落入罗姆尼亚王国手中,王国便可升格成世界帝国。



不允许这事态发生的东域各国组织成对抗罗姆尼亚的联盟,为一挫罗姆尼亚国王罗姆尼耶斯的野心,召集全部的兵力进行决战。



3



统一战争的最终局面是与强敌的殊死战,以罗姆尼耶斯王来看,只要战胜这场战争,即意谓消灭了阻挠自己称霸世界的敌对势力。



若得胜,便能统一世界。



倘若不幸失败……



只要留下一口气,总有一天能卷土重来,但另一方面,端看战败的程度,也有可能招致王国底下各地势力的众叛亲离。如此一来,他的霸业就会大幅衰退,甚至有可能不得不放弃称霸世界的梦想,最糟的状况,是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尽数瓦解。



全部到手抑或全部失去,罗姆尼耶斯王以这样的决心临战。



相较之下,不知东域各国联盟首脑有无这样的觉悟?也不知战胜这场战争后,有无规划对未来的展望?



这样的差异对这场大战的胜败带来不少影响……之所以这么说是后世史学家的坏习惯——只以结果论来看事情。



无论如何,关乎世界命运的大战已然揭幕。



三十万大军爆发激烈冲突,人间地狱活生生的出现。



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曝尸野地的尸髅堆积如山。



4



浩大军队间的战斗,一般都是日出而战日落而息。



毕竟那是个没有任何通讯设备与人工照明的时代,晚上能仰赖的只有火把的火光,无法继续再战下去……这是打仗的常识。



自知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的罗姆尼耶斯王,大胆地逆转这样的常识。



然而,他并非果敢地进行夜袭。



以夜袭来说战场实在太大,双方的兵员也为数众多,为进行夜袭而出兵或许会因分不清敌我而陷入混乱,大批军队的移动也会被敌方察觉,因此国王不考虑夜袭,而是采取别的计谋。



那就是错开开战时间。



罗姆尼耶斯王在下午很晚的时候才下令先锋部队进行突击,这举动出乎对方的意料。



太阳已逐渐西落,不久就会天黑。



「今日不开战,决战是在明日吗?」



松懈的气氛开始洋溢在东域各国联盟的阵地,没想到就在此时……



大地发出轰然巨响,大气振动。



罗姆尼亚王国的右翼先锋,对呈横向队列的东域各国联盟阵地左翼展开突击。



超乎常识的开战方式,令各国联军相当诧异,手忙脚乱地反而更加恐慌。



由于反应慢了一拍,一开战罗姆尼亚王国军便压制住敌军。



不过各国联军并未因此败逃。



毕竟兵员数差距太大。



打破起初混乱的情势后,各国联军仗着庞大的人数开始逐步反击。



经过一段时间战情逆转,换成罗姆尼亚王国奋力抵抗蜂涌而上的各国联军。



接着,黄昏来临。



大地被流血的士兵与西沉的夕阳染得一片通红。



「今天应该到此为止了吧。」



这样的气氛又流向了各国联军的士兵之间。



能在今天的战争中平安存活觉得松了口气。



反攻之际战事却顺延多少有些不甘心。



不过还是梦想着明日再战就能立功。



挥剑的气势减弱,士兵们都在等待停战的指示。



然而,



罗姆尼亚王国完全没有停战的打算。



一般而言,日落后两派人马都很有默契地让战事逐渐停下来,但罗姆尼亚王国士兵却仍发狂地舞着剑刺着枪。



如此一来,各国联军也无法送出撤退的信号。



黄昏的薄暮中,双方士兵都不见停战的气氛,依旧不断挥动刀剑与长枪。



太阳终于整个没入西边,四周夜幕低垂。



即便如此,罗姆尼亚王国军仍未停止战斗。



罗姆尼亚王国虽没选择夜袭,却有夜战的心理准备。应该说,这本来就是他们的目的。下午很晚才开战,入夜后仍持续战斗,也就是用双重的非常识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国王为此对自家的精锐部队彻底进行过夜战训练。



由于入夜后就难以辨别敌我,因此自家军队用布缠在手上作为记号。考虑到这样有可能还是无法分辨而教所有士兵讲暗号,也就是信号。



靠着记号与暗号,罗姆尼亚军的士兵在黑暗中战斗就不会弄错敌我。



相反的,各国联合军的士兵就不是这样了,因为他们对夜战毫无准备,身处在黑暗中分不清眼前是敌是友,结果到处发生自家人打自家人的情形。



混乱的情况终于扩展到整个东域各国联军,各国联军的士兵等不了停战的信号,纷纷退向后方。



到了半夜罗姆尼亚王国军也收兵,那天的战斗持续到隔天才结束。